美狮贵宾会

您所在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新闻
建成“地震科技强国”是新时代的新要求
发布日期:2018-02-06 浏览次数:3188次

2017年10月21日,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、局长郑国光代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“我们将加快构建开放合作、充满活力的国家地震科技创新体系。到2020年,使我国地震科技总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同期水平,争取到2030年,使我国步入世界地震科技强国之列。”

不可否认,地震预测是世界性的“天下第一难”,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用科学的方法,对地震做出准确的预测。但是,地震部门有责任不断提高自身预测地震的能力,同时也有义务向全社会普及防震抗灾知识。如此语境下,中国地震局提出,到2020年,使我国地震科技总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同期水平,争取到2030年,使我国步入世界地震科技强国之列,可以说是新时代的一个新目标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我国是一个气候条件复杂、生态环境脆弱、自然灾害频发、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。气候预警,尤其是灾难性气候来临前的提前预告及应对,都需要最细致、最深入、最长远的研究。我们需要准确的气象预报,更需要中长期的气候战略。我们更应该重视未来气候变化的大趋势,进行气候预测,研究气候变化及其有可能引发的问题;特别是在地震预测上,要不惜花费重金,做艰苦卓绝的科学研究,并有所作为。

事实上,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先后25次对防震减灾工作作出批示,国务院也提出了“地下搞清楚,地上搞结实,群众搞明白”的要求。过去的五年,防震减灾救灾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步。根据中国地震局官方数据,目前,全国2.5级以上的绝大多数地震都能监测到,并可在两分钟内进行速报;减隔震等抗震设防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。这些成绩的取得,为我国在2030年建成地震科技强国,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然而,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,人财物高度集中,生命线工程越来越多,全社会对地震速报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换言之,尽早把我国建成地震科技强国,是新时代的新要求。因此,未来几年,地震部门应大力实施“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”,推进实施“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”“地球深部探测”等国家重点研发项目,部署“透明地壳、解剖地震、韧性城乡、智慧服务”四大计划,争取在认识地球、减轻灾害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。